仵言:平凡中的坚守
在喧嚣的城市角落,有一位名叫仵言的老人。他年过七旬,却依然每天清晨准时出现在街角的小摊旁。他的摊位不大,摆着几样简单的手工制品:竹编篮子、木制小勺和一些用旧报纸折成的纸花。这些物件并不起眼,但每一处都透着用心与细致。
仵言并非为了生计才坚持经营这个小摊。年轻时,他曾是村里的木匠学徒,后来因生活变迁来到城市务工。退休后,他发现都市人似乎更需要一份质朴的温暖。于是,他拾起了儿时的技艺,将废弃材料变成一件件精美的作品,再以极低的价格出售给需要的人。他说:“东西虽小,但总能帮到别人一点。”
有人问他为何如此执着,他总是笑着回答:“习惯了,不觉得累。”其实,这不仅仅是习惯,更是他对生活的态度——即使岁月流逝,也要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世界增添一份善意。
某日,一位年轻母亲带着孩子路过,买下了一只小巧的竹编兔子。她感激地对仵言说:“谢谢您,这个会让孩子记住自然的美好。”那一刻,仵言的眼里闪过一丝亮光。他明白,自己所做的事或许微不足道,但却承载了某种连接人心的力量。
仵言的故事告诉我们,无论时代如何变化,总有那么一群人,在平凡中默默付出,用最简单的方式诠释着爱与责任。他们像一束光,虽然微弱,却足以照亮周围的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