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牛角挂书”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故事,其主人公是隋末唐初的著名学者李密。这个故事生动地展现了李密勤奋好学的精神风貌,也成为了后人勤勉求知的典范。
据《旧唐书》记载,李密出身于官宦家庭,但早年家道中落。他虽身处逆境,却始终心怀壮志,刻苦读书。有一次,李密骑着一头黄牛外出访友,同时随身携带了一卷《汉书》。为了充分利用时间学习,他将书挂在牛角上,一边赶路一边低头阅读。这一画面被当时路过的一位名士杨素看到,他感到十分惊讶,于是上前询问:“你是何人?为何如此用功?”李密坦然回答,并与杨素讨论学问。杨素听后大为赞赏,认为李密才华横溢,前途无量。
“牛角挂书”的故事流传至今,不仅体现了李密珍惜时间、勤奋学习的态度,更传递了古人对知识的渴求与尊重。它告诉我们,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,无论环境多么艰苦,只要坚持不懈、努力奋斗,就一定能够有所收获。这种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,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