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向阳花木易为春》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《秋日郊居》,全诗如下:“行歌曳杖到新塘,银阙瑶台无此凉。向阳花木易为春,傍水楼台总是秋。”接下来的两句是“何事古今俱若是,千愁万恨总难平。”
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郊外的景色,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、人生百态的感慨。首句“行歌曳杖到新塘”,诗人拄着拐杖在新塘边漫步,吟唱着诗歌,展现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。接着,“银阙瑶台无此凉”则用夸张的手法来形容新塘边的清凉,即便是传说中的仙境也无法与之相比。
“向阳花木易为春,傍水楼台总是秋。”这两句是诗中的名句,意思是说,向着阳光生长的花草树木容易迎来春天,而靠近水面的楼台却总是笼罩在秋天的氛围中。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,也隐含了人生的哲理,即事物的发展和人的命运往往受到环境的影响。
最后两句“何事古今俱若是,千愁万恨总难平。”则将视野拉回到了人类社会,诗人感叹古今之人皆有相似的命运,千愁万恨难以平息,表达了对人生不易的深刻感悟。
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,传达出诗人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,体现了宋诗善于借景抒情的特点。